【一线故事】科研总院华北院:从“被质疑”到“被信任”, 一线人的八年成长路
来源:科研总院华北院 作者:杜未 日期:2025-09-29

“佳瑞,你这个方案…… 真的可行吗?” 某发电厂会议室里,党委书记的目光落在大唐科研总院华北院年轻工程师胥佳瑞身上,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。

彼时,会议室的气氛格外凝重——该厂转子返修后首次启动便遭遇失败,振动严重超标无法定速,眼看夏季用电高峰临近,每多延误一分钟,就意味着电厂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,更可能影响区域供电稳定。

“没问题的书记!之前厂里好几次棘手的问题,都是佳瑞牵头解决的。”生产副总的声音打破了沉默,语气坚定有力。胥佳瑞迎着众人的目光,微微颔首:“书记放心,我有信心把问题解决好。”

这,正是胥佳瑞工作的常态——不仅要凭借专业技术啃下“振动故障”这块硬骨头,更要扛住现场的压力与期待,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。

会后,胥佳瑞立刻扎进数据堆里。在仔细分析现场数据和振动特征后,最终精准判断出症结——转子存在较大的二阶不平衡量。针对这一问题,他制定出“靶向性”处理方案。当方案落地实施后,机组一次启动成功,平稳定速并网,稳稳守住了夏季供电的“安全线”。

“可以啊佳瑞!”党委书记难掩赞许,竖起了大拇指,“一会到我办公室来,给我们好好讲讲振动诊断的门道!” 胥佳瑞长舒一口气,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:“主要是运气好,刚好找对了问题点。”大家会心一笑,而他的思绪,却悄悄飘回了八年前。

2017年,刚走出校园的胥佳瑞入职华北院,一头扎进了旋转机械振动故障诊断领域。他的第一次出差,是跟着老师傅去处理密封风机动平衡试验。那一次,他没机会上手操作,只是在一旁仔细记录数据、观察流程。可当问题顺利解决,电厂工作人员握着老师傅的手连声道谢时,胥佳瑞心里却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——原来自己学的技术,能实实在在为电厂解决难题。也就是在那一刻,他暗暗下定决心:要在这个领域扎下根、干出样。

机会终于来临,他接到了第一个独立出差任务——某发电厂A修后启动振动监测。可刚到现场,就被泼了一盆“冷水”——专业点检长看着年轻的他,皱起了眉头:“怎么就派了个年轻人过来,你们领导呢?出了问题你能整得了吗?”

面对质疑,胥佳瑞没有辩解。他深知,在这个注重技术的领域,事实胜于雄辩。他沉下心来,仔细采集数据,认真分析特征,同时通过电话向领导、同事请教。最终,机组顺利启动并网。虽然过程充满挑战,但第一次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,让他更加热爱这份工作,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。

随着经验积累,胥佳瑞参与的项目逐渐增多,工作量急剧增大。从2018年开始,他的出差时间直线上升:2024年全年出差200余天,2025年上半年已达100余天。妻子戏称他们是“网友”关系——大部分时间只能网上联系,每个月在家也没几天。

“感觉不是在出差,就是在去出差的路上。”偶尔跟同事闲聊,胥佳瑞会苦笑着调侃。同事也打趣道:“这每个月也见不了你几面!” 但每次看到机组顺利启动并网,问题得到圆满解决,他又觉得:所有的奔波与缺席,也是值得的。

八年时光,胥佳瑞的成长轨迹里,藏着无数个这样的瞬间:为了尽快分析振动数据,熬过一个又一个深夜;春节、国庆等节假日,坚守在检修现场,随时待命处理突发问题;遇到从未见过的疑难问题,抱着厚厚的专业文献啃到凌晨,四处向行业专家请教经验……

从当年那个跟着老师傅学习的“新手”,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;从被质疑“行不行”的年轻人,到被电厂领导点名邀请的“振动专家”—— 胥佳瑞用八年时间,在一线岗位上完成了自己的“蜕变”。

城市的灯火之所以明亮,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胥佳瑞这样的一线技术人员:他们从青涩走向成熟,从被质疑走向被信任,用专业的技术、默默的坚守,守护着每一座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。而胥佳瑞的故事,只是他们中普通的一个——在看不见的角落里,还有更多“一线人”,正在用热爱与责任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
大唐环境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9-29 15:08:45